粽子馅的做法和配料是什么
1、馅料配方:糯米200克、排骨200克、食盐、胡椒适量、料酒10ml、姜片10g、老抽5-8ml、白糖5克。做法:糯米浸泡6小时,洗净备用,排骨洗净,用食盐、胡椒、料酒、姜片、老抽、排骨、白糖腌制2小时备用,在包粽子时,在每一个粽子中间放一个排骨即可,也可以将排骨和糯米进行混合,根据大家习惯去做即可。
2、粽子的配料: 内馅选择:枣粽、绿豆粽、五花粽、豆沙粽、蛋黄粽、红豆粽等,可根据口味选择豆沙、红枣、鲜肉、蛋黄等作为内馅。 营养价值:粽子营养丰富,适量食用可为身体补充能量。
3、粽子馅的调制关键在于糯米和肉的处理,以下是具体的做法和配料:糯米处理 配料:糯米、糖20克、盐15克、生抽50克。 做法:将糯米放入淘箩中,用冷水淘洗干净,然后连箩静置约15分钟以控干水分。之后,将糯米倒入木盆内,加入糖、盐和生抽,充分拌匀,使糯米均匀吸收调味料。
正宗白米粽子的配料表
1、正宗的白米粽子(碱水粽)是我国南方,尤其是江浙、福建、广东等地的传统做法,以糯米为主料,搭配碱水(或草木灰水)赋予独特的金黄色泽和清香口感。
2、在制作白米粽子时,首先要准备好主要材料:糯米、粽叶、绳子。糯米是粽子的灵魂,应选用颗粒饱满、色泽洁白的优质糯米,提前浸泡4-6小时,以确保煮出的粽子口感软糯。粽叶则最好选择新鲜、无破损的绿色粽叶,这样的粽叶不仅能保持粽子的形状,还能为粽子增添一抹清新的香气。
3、增香配料:炒香的葱油、虾米、干贝、香菇水等。地域特色:如闽南粽子可能加红葱头酥,广东粽子会加南乳酱。 白米粽(清水粽)无需调料:直接用清水浸泡的糯米包制,煮熟后蘸白糖或蜂蜜食用,突出糯米本身的清香。
4、第一步,准备白米。一般来说,需要提前将白米浸泡约2个小时,以便熬煮出来的粽子米饭更加细腻。准备完白米后,将其加入锅中,加足水,并煮开10分钟左右。第二步,准备包粽子的竹叶。将竹叶清理干净,然后放入开水中煮沸10至15分钟,这样可以去除叶子中的苦味。第三步,准备肉类和配菜。
5、绿豆鸭蛋粽 糯米、绿豆各70克,花生米25克,熟咸鸭蛋蛋黄5个。将蛋黄揉碎与糯米、绿豆、花生米拌匀成馅。将粽叶折成漏斗状,填入适量馅料,包好后入锅内排紧,加入冷水浸没粽子,煮沸1小时即可食用。果仁桂花粽 糯米1公斤,芝麻100克,猪油150克,白砂糖300克,桂花100克,食盐、淀粉适量。
6、配方:糯米1000g、白砂糖25g、盐20g、甜酱油50g、五花肉600g、粽叶适量。煮粽子的方法:将白砂糖、盐、白酒加入切成块的五花肉中,并将调料与肉抓匀,放入冰箱冷藏过夜。在肉快要腌好的时候开始准备糯米,将白砂糖、盐、甜酱油加入到糯米中。
碱水粽子的做法和配料比例
1、糯米:500g(圆糯米更佳,口感Q弹) 食用碱水(或草木灰水):10-15ml(浓度不同需调整) 粽叶:新鲜竹叶或干粽叶(提前煮软洗净) 棉线:适量 制作步骤 糯米处理 糯米洗净后浸泡 3小时,沥干水分。加入碱水(分次加入,避免过量),搅拌至米粒均匀变黄(淡金黄色即可)。静置 1小时,让米吸收碱水。
2、材料(约10-12个粽子):糯米 500克 食用碱(或碱水) 5克(或碱水10-15ml)清水(泡米用)适量 粽叶(干或鲜)20-25片 棉线 适量 可选馅料:红豆沙、蜜枣、咸蛋黄、五花肉等(根据口味选择甜或咸)。步骤: 处理粽叶 干粽叶:提前用冷水浸泡一夜,煮5分钟软化,刷洗干净。
3、配料(约10个粽子量)主料:糯米 500g 食用碱(或草木灰碱水)10g(或碱水50ml)干粽叶 20片(新鲜粽叶需煮软)棉线 适量 可选辅料:红豆沙、蜜枣、红枣(根据喜好添加)做法步骤 处理粽叶 干粽叶用清水浸泡一夜,刷洗干净后煮5分钟消毒,捞出沥干备用。
4、碱水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粽子,以独特的碱香和金黄透亮的色泽为特色,口感Q弹有嚼劲。
5、碱水比例:500g米配10g碱,过多会发苦。 防漏米:粽叶要完全包裹糯米,扎紧但别勒破叶子。 增香:煮时加少许盐可平衡碱味,或放两片竹叶增加清香。注意事项 碱水粽冷吃更Q弹,可蘸白糖或蜂蜜。消化较弱者适量食用,因碱会降低米中的维生素B1。
6、锅中水烧开,放入粽子(水需完全没过)。大火煮1小时,转小火再煮2-3小时(或用高压锅40分钟)。关火后焖1小时更软糯。关键技巧 碱水比例:500克米约配200毫升碱水(过浓会苦涩)。颜色判断:煮好的粽子应为金黄色,若太淡可增加碱水。保存:冷藏可放3天,冷冻保存更久。
潮汕粽子的做法及配料
潮汕粽子的做法及配料如下:配料:糯米:900克,作为粽子的主要材料,提供软糯的口感。去皮绿豆:700克,增加粽子的清爽口感和营养价值。五花肉:400克,切成小块,为粽子增添肉香和油脂。带皮花生:300克,提供丰富的口感和营养。虾米:2把,增加海鲜的鲜味。香菇:8朵,去蒂切条,增添香气和风味。
潮汕粽子的做法如下: 准备糯米和馅料 糯米处理:将糯米洗净,煮成偏硬的糯米饭。 鸡肉腌制:将鸡肉切成长条,用酱油、砂茶粉、盐、少许生粉等调味料腌制1小时。 香菇和虾米处理:香菇泡软后去蒂切半,虾米浸泡在开水中备用。 咸蛋黄处理:咸蛋黄切半备用。
叠粽叶:两片粽叶叠放,折成漏斗形。 填馅:先铺一层咸糯米,放入咸料(五花肉、香菇、虾米、干贝、蛋黄),再盖一层咸糯米;另一侧填入白糯米和甜馅(豆沙+冬瓜条)。 包裹:将粽叶折紧成四角锥形,用水草绳扎紧(需捆牢防止漏米)。
做法:绿豆要提早一天泡好,五花肉切小块,用盐、糖、五香粉,酱油、料酒提早一天腌好。糯米提早5-6个小时泡好后,滤掉水,用一点点生油和盐拌匀,放一旁备用。粽叶煮一下,然后抹干。香菇去蒂,切条。
腌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比例
腌肉制作 五花肉切3cm见方的块,用所有腌肉调料抓匀,密封冷藏腌制12小时以上(隔夜更入味)。 糯米处理 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,加入生抽、老抽、盐、食用油拌匀,静置30分钟入味。 包粽子 粽叶处理:干粽叶用开水煮10分钟变软,刷洗干净;新鲜粽叶直接洗净。手法(四角粽为例): 两片粽叶叠放,折成漏斗状。
五花肉腌制(核心)材料:五花肉500克(肥瘦相间)、生抽3勺、老抽1勺、蚝油1勺、料酒1勺、五香粉1小勺、白糖1小勺、白胡椒粉少许、葱姜末适量。做法:五花肉切块(约3厘米宽),用调料抓匀,冷藏腌制4小时以上(隔夜更入味)。喜欢甜口的可加少许腐乳汁或红葱酱,增香提鲜。
切肉:肉切成3-4厘米的块(或长条),肥瘦均匀。 混合调料:将所有调料倒入碗中调匀,倒入肉中抓拌至吸收。 腌制:密封冷藏腌制 6小时以上(隔夜更佳),中间翻动一次确保入味。
做法: 处理肉:五花肉去皮,切成3-4厘米长的块或条,肥瘦比例建议3:7。 腌制:将肉与所有调料混合,抓匀后密封冷藏腌制 4小时以上(隔夜更入味)。 包粽子前:挑出葱姜,将腌肉的酱汁保留,可用来拌糯米。
粽子的配料和做法
粽叶:干粽叶用开水煮10分钟,刷净剪去硬梗。 包粽子 叠叶:两片粽叶光面朝上,叠放卷成漏斗状,底部尖角不能漏。 填料:先放1勺糯米→五花肉1-2块+咸蛋黄/香菇→再盖糯米压紧(八分满)。 包裹:上部粽叶折下盖住米,两侧捏紧,剩余叶子折向一侧,用棉线捆紧(不散即可)。
叠粽叶:两片粽叶叠放,光滑面朝内,折成漏斗状。 填馅料:先放一勺糯米,再放五花肉、蛋黄、香菇等配料,最后盖一层糯米压实。 包裹:将粽叶折盖住米料,包裹严实,用棉线捆紧(避免煮时散开)。 煮粽子 锅中加水没过粽子,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煮2-3小时(或用高压锅煮40分钟)。
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,分次加入开水搅拌成团,揉至光滑不粘手,加入食用油继续揉匀。分成小剂子(约乒乓球大小),压扁成圆片备用。 包粽子:取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,先放一层粄皮,加入馅料,再盖一层粄皮包紧。用粽叶包裹成四角形,棉绳扎紧。 蒸煮:水滚后上锅,中火蒸40-50分钟即可。
经典咸蛋黄肉粽 配料(约10个):主料:糯米500克、粽叶20片、棉绳适量 馅料:五花肉300克、咸蛋黄10个、干香菇10朵、虾米30克 调料:生抽3勺、老抽1勺、料酒1勺、五香粉1小勺、盐糖适量 做法: 准备材料:糯米提前浸泡4小时,沥干后加生抽、老抽、盐拌匀腌制30分钟。
粽子的做法和配料因地域和口味差异而有所不同,但以下是传统咸味肉粽和甜味豆沙粽的详细做法,供你参考:基础准备 粽叶:新鲜竹叶或干粽叶(干粽叶需提前浸泡6小时,煮软后刷洗干净)。 粽绳:棉线或草绳(需煮烫消毒)。 糯米:提前浸泡4-6小时(甜粽可泡2-3小时),沥干水分备用。
槐米粽子的配料:槐米、糯米、猪肉、香菇、虾皮、葱、姜、盐、酱油、料酒、胡椒粉、花椒粉、油。槐米粽子的做法: 将槐米和糯米混合后浸泡4-6小时,备用。 猪肉切成小丁,香菇泡软切成小丁,虾皮泡软备用。 葱姜切末备用。 热锅凉油,放入葱姜末爆香,加入猪肉煸炒至变色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