耗儿鱼长什么样子?
1、耗儿鱼又叫绿鳍马面鲀,其体型较扁,呈长椭圆形,侧看头部为三角形,嘴巴较小,吻长,鳃孔较大,眼睛小,腹鳍退化,体色为蓝灰色,且耗儿鱼属于暖水性中下层鱼类,栖息在水深50-120米的海域,广泛分布在太平洋中,我国范围内,主要产自东海。
2、耗儿鱼的学名是绿鳍马面鲀。耗儿鱼又有扒皮鱼、老鼠鱼的别称。耗儿鱼的颜色是烟灰色,头部是三角形,体型又长又扁,身上的鱼鳞还长着许多小刺。它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东海、黄海和渤海一带。耗儿鱼 耗儿鱼的繁殖能力强,在我国的鱼类中,产量位居第二,仅次于带鱼,是我国渔民捕鱼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3、体蓝灰色,第二背鳍、臀鳍和尾鳍绿色。眼小、位高、近背缘。鳃孔小,位于眼下方,鳞细小,绒毛状;体呈蓝灰色,无侧线。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,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;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,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,始于肛门后附近;尾柄长,尾鳍截形,鳍条墨绿色。
4、它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,别称马面鱼、象皮鱼、孜孜色、皮匠刀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扒皮鱼、羊鱼、老鼠鱼、迪仔、沙猛。耗儿鱼身体侧扁,长椭圆形,头侧呈三角形,体蓝灰色,无侧线,尾鳍圆形。耗儿鱼一般会栖息在50-120m深的海区,喜欢集群活动。
5、耗儿鱼,又称作花枝、花鱼、紫鱼等,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鱼类。它们体长通常在10厘米左右,外形呈侧扁圆形,背部黑灰色,腹部白色。耗儿鱼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。 沿海不食耗儿鱼的文化背景 尽管耗儿鱼在其他地区被视为美食,在中国沿海一些地区,人们却不食用耗儿鱼。
6、耗儿鱼 学名 绿鳍马面鲀 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(七带短角单棘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)俗称:马面鱼、象皮鱼、孜孜色、皮匠刀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扒皮鱼、羊鱼、老鼠鱼、迪仔。体较侧扁,呈长椭圆形,与马面相象,一般体长10~20厘米、体重40克左右。头短,口小,牙门齿状。
想问有一种鱼没皮,像肥肉一样,那是什么鱼?怎么做?
1、吃起来有点像肥肉的咸鱼是咸鱼腩,咸鱼腩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咸鱼,其名称中的腩指的是肥肉部分。咸鱼腩是指咸鱼腌制后脂肪较多、口感较柔软的部分。咸鱼腩之所以被称为腩,是因为它在口感和风味上与肥肉有一定的相似性。
2、鱼白。鱼类的精巢又叫鱼白,是鱼制造和贮存精子的器官。鱼白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,叫鱼精蛋白,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一种碱性蛋白质。它是止血的良药。天津的河豚鱼白十分有名,其质地甘腻细嫩,味为海错之冠,以至民间有“不食鱼白,不知鱼味。食过鱼白,百鱼无味”的谚语。
3、您昨天烹饪的鲈鱼,鱼肚子上的部分肉像果冻,粘呼呼的,这其实是鲈鱼的鱼脂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鱼的肥肉部分。鲈鱼体内的鱼脂含量较高,尤其是在鱼腹部,这部分鱼肉含有较多的脂肪,使得它在烹饪后呈现出粘稠的质感。
耗儿鱼是海鱼还是河鱼
1、耗儿鱼是海鱼。“耗儿鱼”指得其实是一种叫“绿鳍马面鲀”的海鱼,它属于“剥皮鱼”大家族的一员。“剥皮鱼”是个泛称,也俗称橡皮鱼、扒皮鱼,通常包括了鲀形目、鳞鲀科下属的好几种海鱼,主要是生长在海水的中下层。耗儿鱼产地 耗儿鱼生活在外海底层。
2、耗儿鱼是海鱼还是河鱼 耗儿鱼是海鱼。耗儿鱼是我国海洋捕捞经济鱼类,是典型的海鱼品种,耗儿鱼的旺汛期为12月至翌年3月,除了鲜食外,还可以制成罐头、冷冻鱼片、鱼糜食品,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,综合利用的程度也很高,主要产品有浓缩鱼蛋白、鱼粉、蛋白胨、生化培养基、禽用鱼肝油、降脂丸等。
3、各地俗称不同 ,海鱼 耗儿鱼、扒皮鱼 (一般 红烧或油炸食之 ) 学名 单棘鲀科 Monacanthidae 马面鲀属 (短角单棘鲀属) Thamnaconus 鱼类 下图为 绿鳍马面鲀 Thamnaconus modestus 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,杂食性。
4、区别在于:耗儿鱼是海鱼、巴沙鱼是河鱼 耗儿鱼是海鱼。因为耗儿鱼是我国海洋捕捞经济鱼类,是典型的海鱼品种,旺汛期在12月至翌年3月。除了鲜食外,还可以制成罐头、冷冻鱼片、鱼糜食品,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。
5、耗儿鱼,学名绿鳍马面鲀(file fish),又称马面鱼、象皮鱼、孜孜色、皮匠刀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扒皮鱼、羊鱼、老鼠鱼、迪仔、沙猛。暖水性中下层鱼类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经济鱼类。分布于东海、黄海及渤海,也见于朝鲜、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。
6、金昌鱼、耗儿鱼、桂鱼、黑鱼、鲈鱼小刺都没有 银鱼,透明的没有刺 鱿鱼没有刺 鱼的种类有多少 现代分类学家给“鱼”下的定义是:终生生活在水里、用鳃呼吸、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。
扒皮鱼是什么鱼
1、扒皮鱼又名马面鱼、象皮鱼、孜孜色、皮匠刀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扒皮鱼、羊鱼、老鼠鱼、迪仔(潮汕地区)、沙猛,扒皮鱼的正式名为绿鳍马面鲀,是单角鲀科、马面鲀属鱼类。扒皮鱼体较侧扁,呈长椭圆形,与马面相像,一般体长12至29厘米。
2、扒皮鱼又叫剥皮鱼或狗腿鱼。扒皮鱼是一种海洋鱼类,常见于各种海域。这种鱼之所以被称为扒皮鱼,是因为在处理和烹饪的过程中,通常会将其皮剥离,因此得名。扒皮鱼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称呼,如剥皮鱼或狗腿鱼等。
3、剥皮牛,又叫扒皮鱼、耗儿鱼、马面鱼、橡皮鱼,生长在深海底部,是人工无法养殖的,别看这种鱼的长相非常的滑稽,它可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,产量仅次于带鱼,剥皮牛的产量非常高,属于比较平价的鱼,但是吃的人不多,自然没人愿意养殖了。
4、扒皮鱼是耗儿鱼。扒皮鱼,因皮厚需要扒皮而出名,学名绿鳍马面鲀,暖水性中下层鱼类。又称马面鱼、象皮鱼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沙猛等。在烹调前把鱼皮剥掉,并去头、去内脏、去鳍、用水洗净,可作红烧鱼、清蒸鱼、油炸鱼、熏鱼、鱼丸、鱼松等。
5、扒皮鱼是海鱼,学名是黄鳍马面魨,因鱼皮坚韧,加工时易完整剥掉,所以又被叫做剥皮鱼、扒皮鱼。扒皮鱼为我国东南沿海春汛生产的主要获物之一,且产量大。渔期从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。
谁能传一张扒皮鱼的图片上来??
1、学名:绿鳍马面鲀,地方名: 马面鱼、象皮鱼、孜孜色、皮匠刀、面包鱼、烧烧鱼、扒皮鱼、羊鱼、老鼠鱼、迪仔、沙猛。在中国大陆基本都叫耗儿鱼,已经形成了一种俗称。随着捕捞量逐年增加,目前的250g以上的耗儿鱼已很难见到。其实,成年耗儿鱼并不像耗子那么小。
2、剥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,主要分布于我国东、南、黄、渤海,朝鲜和日本,也见于南非。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“椒盐剥皮鱼”做法,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,有空自己试一下。
3、将扒皮鱼洗净去头在鱼身划几个斜口待用。拿一碗,放适量盐、胡椒粉、料酒[一点点就可以了]、蒜、姜丝,用筷子将其搅拌均匀,放入扒皮鱼腌30分钟。拿一烤盘,上面放上锡纸,把腌好的鱼放在上面,在鱼的两边均匀撒上胡椒粉、孜然、油。
4、钓上一条鱼,把皮扒了,再扔到水里,再把鱼竿抬起来,一条扒皮鱼就钓上来了。
5、因为,热水只能使冻鱼表皮受热,热量不能很快传导进去。这样不但不能使冻鱼很快溶化,反而容易使鱼的表皮烫熟,使蛋白质变性,而引起表皮变质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冻鱼放在冷水中浸泡,使冻鱼慢慢地溶化。为了加速溶化,可水中加点食盐,这样冻鱼会很快溶化,不会受损失。
豆鼓扒皮鱼的做法,豆鼓扒皮鱼怎么做好吃,豆鼓
扒皮鱼买时就已经帮我处理好的。平底锅加适量油,把鱼放进去煎。一面煎好翻面。二面都煎好后加适量清水。放入姜丝和豆鼓。煮至汤汁快干,加1大勺生抽和少许味精。洒上葱段,关火。盛出就可以享用了。
把扒皮鱼洗干净。2 在锅里倒入两大勺油,放入扒皮鱼煎,一面煎金黄色翻另一面继续炸。3 炸好的扒皮鱼捞出备用。4 准备好老干妈豆豉酱,勾兑好糖醋汁,放姜丝。5 锅里放少许油,煎好的扒皮鱼倒入锅中,倒入糖醋汁,加一小勺豆豉酱。6 大火炖5分钟左右,使鱼入味。7 炖5分钟后,收汁出锅。
扒皮鱼先下锅煎,煎到两面金黄就好 炒锅放油,加热到5成热,放入两大勺豆瓣酱,然后放入鱼。
扒皮鱼洗净,在鱼身上割起刀口,泡椒、姜、红椒蒜都切成颗粒状。
鱼用酱油盐腌上10分钟 鱼过油炸至两面微黄。爆香葱姜蒜,下入炸过的鱼 放醋,糖,料酒,以及腌鱼的汁 汤汁烧开放青椒,收汁起锅装盘。豆豉扒皮鱼 原料:扒皮鱼适量、吃剩的豆豉鲮鱼罐头里的豆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