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一辈的米糕做法
除杂清洗:选择精白糯米,除去沙石等杂质,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。 浸泡:将洗好的米放在浸泡池中加清水浸泡12~24小时,待米粒发胀,含水率为35%~40%即可。 磨粉:可将浸泡好的米倒入粉碎机料斗,开动机器把湿米磨成湿米粉。
蒸制时要保持水量充足、火候适中,避免干锅或蒸锅内的水滴落到米糕上影响成品的质量。蒸好的米糕表面会呈现透明状且没有生米浆的颜色,用筷子轻轻戳一下没有粘稠感即表示熟透。稍微冷却后就可以脱模切片食用了。
浸好的血糯米控水后放入料理机内,加入两个蛋黄、色拉油打成细的米浆。2血糯米洗净后浸泡15小时左右。12这是打成的米浆,要多打一会儿尽可能打细点。214个蛋白分次加入50克糖打到接近干性发泡。挖1/3蛋白霜到米浆中拌均匀。上下翻拌均匀。
准备食材首先需要准备适量的食材,需要用到的食材,有大米,酵母,白糖和牛奶。可以提前将我们准备好的大米浸泡,最好是前一天浸泡,这样的话到时候做米糕的时候米会非常的软,一捏就碎。然后将泡软好的米放在破壁机或者是打碎机当中搅碎。
一般年前每家都会蒸很多饽饽和米糕(寓意步步高升)~几十到上百个不等,做好后的饽饽放在大簸箕里,上面盖上包袱(寓意“包福”),再放到仓房里。
血糯米糕的做法
1、血糯米糕的做法 血糯米和水粉碎,加入除去椰丝以外原料,搅拌均匀,倒入已抹油容器,大火蒸45分钟。放凉后切块,裹上椰丝。
2、食材:血糯米50g,蛋黄2个,蛋白4个。色拉油40g,糖50g。血糯米洗净后浸泡15小时左右。浸好的血糯米控水后放入料理机内,加入两个蛋黄、色拉油打成细的米浆。4个蛋白分次加入50克糖打到接近干性发泡。挖1/3蛋白霜到米浆中拌均匀。拌好以后再倒回蛋白霜中,翻拌均匀。
3、制作血糕首先需要准备糯米、猪血、红枣、枸杞、盐、糖和水等材料。 糯米的处理:洗净后浸泡4-6小时或过夜,使其充分吸水膨胀,然后蒸熟,大约30-40分钟。 猪血的处理:过滤掉血块和杂质,用小火加热至凝固,加盐和糖调味。
4、蒸糯米: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,放入蒸锅中,上锅蒸熟。蒸糯米的时间大约为30-40分钟,蒸至糯米粒粒分明,软糯可口。猪血处理:将新鲜猪血过滤掉血块和杂质,确保猪血的纯净。可以用纱布或细筛过滤。
5、血糯米的做法如下: 准备用料: 血糯米 红豆沙 葡萄干 白砂糖 花生油 浸泡血糯米: 将血糯米淘洗干净,然后用冷水浸泡四五小时。 蒸煮血糯米: 将浸泡好的血糯米放入锅中,隔水蒸煮一小时。 拌入调料: 蒸煮好的血糯米饭出锅后,拌入适量的白砂糖和花生油,搅拌均匀。
6、与糯米肠一样,都可以当成米饭的替代品。可以切成小块当成火锅料,或是切成条状后成为卤味、关东煮的材料。在小吃摊位的处理上,则是用蒸的,或是用炸的。
为什么蒸出来的米糕会很硬?
1、发酵时间不充分:米糕蒸出来不蓬松可能是发酵时间不充分,制作大米糕时一次发酵8个小时,第二次发酵20分钟。酵母的比例没有把握好:大米面要加入酵母,粉的量和小麦粉是一样的,建议如果做一斤的话,大约6克,半斤就是三克。一定要掌握好酵母粉的量,否则就容易导致做出来的大米糕发酸也不好,带有苦涩。
2、这很可能是因为蒸米时水放得太少,导致大米不够滋润。另外,如果蒸米的时间太短且水量不足,米饭自然会变得干燥坚硬。其实,蒸米饭是一项简单的烹饪技巧,只需确保大米清洗干净,将米放入蒸锅,水的高度应略高于大米,这样水就能充分滋润大米。
3、米糕蒸不蓬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热水和面:和面时使用了热开水,这会导致面团变得过于黏稠,从而影响米糕的蓬松度。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温开水来调和面团。比例不对:酵母、米粉、糖的比例没有把握好。这三者的比例对于米糕的发酵和蓬松度至关重要。如果比例不当,就会导致米糕蒸出来不蓬松。
4、米糕变硬的原因主要是淀粉在吸水后会发生凝胶化,使得成品变得较为坚硬。当米糕冷却后,这种凝胶化过程变得更加明显,因为此时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稳定,从而使得米糕质地变硬。如果想要改善这一现象,可以考虑在米糕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糖或油脂,它们能够帮助软化淀粉,使成品更加松软。
5、凉水发硬如果在凉水里面蒸米糕的话,米糕不仅仅是硬的,而且蒸出来的形状不好,甚至有可能会坍塌。除此之外,在做米糕的过程当中也要时刻着注意,如果做米糕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的话,那么都有可能会导致自己做出来的米糕并不是很香甜。
米糕在建瓯话怎么说
1、米糕在建瓯话中一般被称为“凹脐糕”或“粿”(方言音近“guǒ”)。在建瓯这一地区,方言文化丰富多彩,许多日常食物的称呼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米糕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,在建瓯话中也有着独特的叫法。“凹脐糕”这一称呼形象地描绘了米糕的外观特征。
2、米糕在建瓯话中有两种常见说法,一是“凹脐糕”,二是“粿”(方言音近“guǒ”)。“凹脐糕”是因用浅酒盏蒸制,中间呈肚脐般凹陷而得名,食用时需用小薄竹片刮剔,它是建瓯传统米糕小吃,承载着当地老一辈的童年记忆。
3、建瓯-送瘟神 在建瓯民间认为五月多瘟役,因此旧时每年都要在端午节的傍晚举行隆重的“送瘟神”活动,祈望驱邪消灾。这是全城人共同参加的大型活动,“舟歌”(“舟歌”,是建瓯端午之日表演的传统节目之一。)队位列其中。领唱、帮唱、伴唱者多达几十人,肩扛船桨,高声歌唱。
大米发糕怎么发酵?
1、这种大批量的制作发糕,一般选用陈年大米,经过充分的浸泡后磨成米浆,再把一半米浆加入酵母进行发酵,没有加酵母的米浆舀出一些放入锅中蒸熟,捣烂后拌回没有加酵母粉的米浆里,然后和加了酵母粉已经发酵的米浆充分拌匀,再一次进行发酵。发酵后的米浆,开水上锅蒸制,就能做出蓬松柔软的米糕。
2、首先大米浸泡4个小时以上,用手轻轻搓一下感觉粘碎状态就可以了。 把泡好的大米放入料理机里面打成细腻的米浆。 米浆打好后倒入碗中加入一勺白糖,2克酵母粉。 搅拌均匀后放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发酵一晚。 第二天早上拿出来看看醒发的特别好,里面有许多蜂窝状。
3、米粉加适量白糖和冷水调成稀糊状,米粉和水的比例为1: 2。在水中加热,不断搅拌,直到米糊呈现颗粒状。(不要加热太干,发酵过程中不容易膨胀,口感干涩紧实)用温水打开少许酵母粉。当米糊温度降至不烫手时,将酵母水混合均匀,倒入容器中,密封发酵。天气热的时候大概要五个小时才能做好。
4、做大米发糕发酵的窍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磨粉筛粉:将稻米磨成细腻的粉末,并过筛以去除较大的颗粒,确保粘米粉的细腻度,有利于发酵和口感的提升。烫种处理:使用部分粘米粉和热水进行烫种处理,这一步可以激活米粉中的淀粉酶活性,促进后续的发酵过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