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粽子的包法视频教程
1、将上方粽叶压下盖住漏斗口,两侧捏紧。将多余粽叶向一侧折叠,形成三角锥形。用棉线捆紧(绕2-3圈,活结方便拆)。 煮熟 水没过粽子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-3小时。
2、视频教程 三角粽的包法步骤: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,目的是增加宽度。如图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。弯折苇叶成漏斗状,但尖头必须闭合,不能有漏洞,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,上面的苇叶在里面,下面的苇叶在外面。先放一点糯米垫底。
3、用料 东北圆糯米,大黄米各2斤 芦苇叶100片 大枣与红豆适量 干的马莲草适量 包三角粽子的做法 泡了4小时的大黄米和糯米,红豆和大枣泡一宿 新鲜的芦苇叶和马莲草在水里泡1个,2个小时都行,然后煮半小时,满屋飘出清香。
4、选取三片无破损的苇叶,错开正面向上叠加,以增加宽度。如图所示,将芦苇叶的头部剪裁整齐。弯折苇叶形成漏斗状,确保尖头闭合严密,无漏洞。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,上层苇叶在内,下层苇叶在外。先放入少量糯米作为垫底。在糯米上放置一颗蜜枣(如果是咸粽,则放置肉馅),然后继续填满糯米。
怎样包大三角粽子视频
1、将上方粽叶压下盖住漏斗口,两侧捏紧。将多余粽叶向一侧折叠,形成三角锥形。用棉线捆紧(绕2-3圈,活结方便拆)。 煮熟 水没过粽子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-3小时。
2、包法步骤叠粽叶 取2片粽叶(大叶可单片),光滑面朝内,重叠1/3形成漏斗状。填馅料 底部先放1勺糯米 → 加入馅料 → 再盖糯米压实(留1cm空间方便折叠)。折叠成型 关键动作:将上端粽叶压下盖住米,两侧向内折,尾部向上翻折捏紧(形成三角锥形)。
3、干的马莲草适量 包三角粽子的做法 泡了4小时的大黄米和糯米,红豆和大枣泡一宿 新鲜的芦苇叶和马莲草在水里泡1个,2个小时都行,然后煮半小时,满屋飘出清香。
4、视频教程 三角粽的包法步骤: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,目的是增加宽度。如图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。弯折苇叶成漏斗状,但尖头必须闭合,不能有漏洞,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,上面的苇叶在里面,下面的苇叶在外面。先放一点糯米垫底。
5、选取三片无破损的苇叶,错开正面向上叠加,以增加宽度。如图所示,将芦苇叶的头部剪裁整齐。弯折苇叶形成漏斗状,确保尖头闭合严密,无漏洞。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,上层苇叶在内,下层苇叶在外。先放入少量糯米作为垫底。在糯米上放置一颗蜜枣(如果是咸粽,则放置肉馅),然后继续填满糯米。
6、将竹叶对折成三角形,用细线扎紧。 煮粽子: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开水中煮 3-4 小时。等到糯米变得透亮柔软时,你就能够品尝美味的三角粽子了。这种包法最大的特点是方便携带,因此可以随身携带外出游玩或者给亲友送礼。快来学习吧!小编保证你会喜欢上包粽子这项手艺的。
怎么包三角粽子最简单视频
粽叶用清水清洗干净,然后用开水烫一下备用。 取一片烫好的粽叶,从尾部折出一个小三角。 放入准备好的馅料。 粽叶从上往下折叠,叠成三角形,然后把多余的粽叶剪去。 用棕绳绑结实即可。 塔型粽包法 取两片粽叶,十字交叉,形成窝状。 填入馅料。 取两片粽叶分别加在左右两边,完全将馅料包裹住,再取一片粽叶,将顶部盖住。
将上方粽叶压下盖住漏斗口,两侧捏紧。将多余粽叶向一侧折叠,形成三角锥形。用棉线捆紧(绕2-3圈,活结方便拆)。 煮熟 水没过粽子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-3小时。
视频教程 三角粽的包法步骤: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,目的是增加宽度。如图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。弯折苇叶成漏斗状,但尖头必须闭合,不能有漏洞,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,上面的苇叶在里面,下面的苇叶在外面。先放一点糯米垫底。
怎么包粽子简单又快视频
1、简易版粽子包法(三角粽)材料准备:粽叶(干/鲜)、糯米(提前泡2小时)、馅料(如蜜枣、红豆、肉等)、棉线。步骤: 粽叶处理 干粽叶:开水煮5分钟软化,擦净表面;鲜粽叶直接洗净。 折漏斗 取1-2片粽叶(大叶用1片),光滑面朝内,尾部向上折成圆锥形漏斗状,底部紧握无缝隙。
2、包粽子的简单步骤如下:取一块比较大的粽叶,清洗干净,再把叶子折叠起来。将双层粽叶的底部折叠大约四分之一,然后用手按住。将粽叶的上部张开,做成漏斗状,将糯米倒入其中,尽可能的将其填充成细细的形状。
3、准备材料:糯米、五花肉、鸡蛋黄、干贝、香菇、竹叶、细线等。 糯米处理:将糯米淘洗干净,浸泡一晚上,备用。 食材处理:将五花肉和干贝分别浸泡至发软,香菇浸泡至软后去根部,鸡蛋黄打散备用。 包粽子:将竹叶用热水焯煮一下,晾凉备用。
4、每年一到端午节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包粽子,这个是是为了祭祀屈原,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传统,粽子有很多的包法,里面装的馅也是各种各样的,你最喜欢哪种口味的粽子呢?或许每个人对粽子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怀,不会包粽子的朋友,今天就教你最有特色的粽子,简单易学,绝对不会漏米。
包三角粽子的做法步骤图,包三角粽子怎么做
准备材料:东北圆糯米和大黄米各2斤,红枣和红豆适量,干马莲草适量,新鲜芦苇叶100片。 将大黄米和糯米浸泡4小时,红枣和红豆浸泡一晚以充分吸水。 将新鲜的芦苇叶和马莲草放入水中浸泡1到2小时,然后煮半小时,以增加其清香和柔韧性。传说中的芦苇叶上有孟姜女咬的牙印,非常神奇。
三角粽的形状比较好看而且特别,可以制作成甜、咸两种口味,蛋黄、叉烧、蜜枣都是不错的馅料。取一片宽大的粽叶,卷成一个圆锥状。在圆锥的筒中装入糯米。上部的粽叶向下折,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。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的粽叶都折好。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。
取一张棕叶,拿住两头,做交叉动作。放糯米压实。把长的一边向自己方向压下去。两边不要漏米,将多余的叶子倒向一边折叠。取一根线,用小手指勾住约10cm长的地方。向前围绕一个角饶过来。再向后一个角饶回来。然后把粽子翻转过来系上死扣,活扣煮的时候容易开。
三角粽子包法如下:原料:糯米、五花肉、赤豆、花生、酱油。采摘来的芦苇叶清洗干净,苇叶有正反面,叶筋凹陷的是正面,叶筋凸起的是反面。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,目的是增加宽度,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。
粽叶:新鲜竹叶或苇叶(提前浸泡4小时,刷洗干净,煮5分钟杀菌软化)。 糯米:500克(提前浸泡3-4小时,沥干后可加少许盐或碱拌匀)。 馅料:根据喜好准备(如红枣、豆沙、咸蛋黄、五花肉等)。 棉线/草绳:用于捆扎。
三角粽子的包法
具体包法 第一步:将两片粽子叶重叠一半。第二步:将下面的粽子叶向上折起一些。第三步:以中心线为标准,把右边往左边折叠90度。第四步:然后再往左边叠起,让四周连起来。第五步:稍微用力按一按粽子叶周边,使其在手中形成锥形。第六步:把糯米等材料放入锥形中,不要太满;再把正面的粽子叶往里微微折叠。
先放1/3糯米,轻压紧实。加入馅料(如咸粽子:肉+蛋黄;甜粽子:豆沙+蜜枣)。再盖一层糯米,离叶缘留5厘米,方便封口。 折叠包裹 三角成型:将上方粽叶向下压盖住糯米,两侧叶片向内折叠收紧。捏出棱角: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,形成三角形平面。长出的叶尖向一侧折叠贴合。
前期准备清洗粽子叶:使用30°左右水温浸泡粽子叶,使其软化,便于后续操作。在浸泡的水中放入些许碱面,然后水中揉洗十分钟,这样能去除粽子叶表面的污垢和杂质,同时碱面可以使粽子叶更加柔韧。揉洗后,再过三次清水,确保粽子叶干净无碱味。
材料准备 粽叶:新鲜竹叶或芦苇叶(提前浸泡4小时,煮软消毒)粽绳:棉线或草绳 馅料:糯米(提前泡2小时)、红枣、豆沙、咸蛋黄、肉类等(根据口味选择)包法步骤(以甜粽为例) 处理粽叶 取2片粽叶(大叶片可用1片),光滑面朝内,粗糙面朝外,叶片重叠1/3增加宽度。
三角粽子是最基础的粽子包法之一,适合新手尝试。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技巧:材料准备 粽叶(新鲜或干粽叶需提前煮软)棉线或草绳 糯米(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)馅料(如蜜枣、豆沙、咸蛋黄等,可选)包法步骤 处理粽叶 新鲜粽叶洗净,干粽叶需煮10分钟变软后擦干。


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